[2016逾越節遊記] Day 5-3 伯利恆:巧遇東正教復活節星期六

因為我們沒有搭巴士或計程車到馬槽廣場,因此很自然的在路上就遇到要慶祝復活節活動的人,他們的車子都已經用十字架或鮮花裝飾得很漂亮,還有突然跑出來的學生樂團,大概是國高中的年紀,雖然不知道他們要在哪慶祝、怎麼慶祝,但在沒人邀請我們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按計劃去主誕教堂就好。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不過挺有趣的是,這些慶祝復活節的人今天都穿著紅色的T-shirt,等於說只有在今天可以輕鬆分辨誰是基督徒。

 

我覺得其實巴勒斯坦區的阿拉伯人顏值很高!這張照糊了,但是還是可以看到這對俊男美女的輪廓吧!(也是穿紅色T-shirt),跟上篇提到的伯利恆的強尼一樣,他們的膚色是很好看的olive-skin,不是白人那種白、也不是印度那種棕色…..  就是很健康的膚色,但又跟在約旦的阿拉伯人不太一樣,跟海灣地區的阿拉伯人也不一樣(這裡的比較嬌小)。

 

我們往馬槽廣場走去,這條路今天都沒人,不知道平日是什麼樣子。經過了遊客中心一下,裡面的人好友善,而且她還帶著寶寶上班,因為今天大家都在放假,沒人幫她。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這個旗幟是希臘東正教的(相關文章:標誌:希臘東正教 TP )

 

然後我們終於走到馬槽廣場旁的市集,應該叫做星星街吧!總算開始有在營業中的店了,看看這些麵包,感覺很香!

 

大衛是伯利恆人,當他被嫉妒他的掃羅追殺時,他在曠野山寨流亡時,他很渴想家鄉伯利恆的水。可是那時的伯利恆被非利士人佔領,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願望。但居然有三位自告奮勇的勇士為了滿足他們的領袖跑去伯利恆打水、獻給他們的領袖。大衛渴想伯利恆的水,我渴想伯利恆的烤雞。

我和我媽上次來伯利恆時好不容易買得起烤雞,高高興興地帶回耶路撒冷,沒想到在青年旅館時被貓偷了!總算可以吃伯利恆烤雞了!

烤雞一隻賣₪38但必須外帶,如果是要內用,半隻雞配上鷹嘴豆泥、四種醬和四片口袋餅收₪40。這在耶路撒冷只能買到一個沙威瑪耶!很划算吧?我們把價格記在心裡….  考慮等下過來!!

 

大衛真的是很特別的人,勇士帶伯利恆的水給大衛但他不肯喝,他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說:「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大衛沒有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即便他是個領袖。

馬槽廣場今天和平常日子不一樣,廣場上放了一個大屏幕,我猜想可能是等下的活動要用的。

 

不過我沒想到為什麼沒舞台這件事。畫面上是聖墓教堂。

 

大家都在等,而且拿著蠟燭等。

 

我一直在想這是哪裡來的旅行團,行程是讓大家在這裡休息?這錢也太好賺了吧?

 

反正沒人給我們任何提示(?),我們就繼續我們的旅行。

這個馬槽廣場啊,就有如廣場該有的功能,在慶典時會變成市民聚集的活動中心,包括今年伯利恆有個帥哥青年Yacoub Shaheen去參加歌唱選秀節目Arab’s Got Talent,整鎮的人都聚集在這個廣場看他決賽的直播。後來….. 我覺得他因為長太帥了,所以….. 你們可以跟馬槽廣場上的伯利恆人一起看後來發生什麼事了。

 

總之這個馬槽廣場在聖誕節時也是重要的中心,每年一定會在廣場正中央放個巨無霸聖誕樹(後面就是主誕教堂)

 

現在應該很少國家不慶祝聖誕節吧?連中東國家的商場可能都會有棵聖誕樹。聖誕節在我印象中總是充滿著聖誕卡片、聖誕禮物、聖誕音樂、聖誕老公公,然後戴著聖誕帽快樂的跟別人說「聖誕快樂!」整個氣氛總是很熱鬧,是我小時候最期待的節日。

然後有那麼一天,我應該7歲了,我自己做了第一個聖誕襪,然後我把它掛在陽台,等著聖誕老公公送我點什麼禮物。因為那個襪子是用綠色卡紙做的所以沒什麼空間,我覺得至少他會送我幾顆糖吧?

隔天早上,一個濕透的聖誕襪教導我聖誕老公公並不存在,他是虛構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記得這件事,但是我也沒有很難過,我就是覺得「啊,果然是這樣」但這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同樣單純相信耶穌的存在,後來用同樣的邏輯我也學習到為什麼耶穌和聖誕老公公不同,為什麼耶穌就是真的。

但我要講的是,雖然耶穌是在伯利恆出生的,但他絕對不是聖誕節出生的。他是道道地地的猶太人,上帝都算好了一切細節以及其中的含意,我之後會再來寫為什麼耶穌是在猶太人三大節日的住棚節出生。這以前我也不知道,但自從知道聖誕節跟耶穌出生沒什麼關聯性後,我反而不再有邏輯上的衝突了!這也是為什麼了解希伯來文、猶太民族、猶太文化對我來講那麼重要,因為上帝選擇透過他們來證實祂自己、也讓我們可以認識這位很有細節的神。

平常的主誕教堂人是很多的,大概跟聖墓教堂沒有空過是一樣的道理。但今天倒是沒那麼擠,只是居然….. 在整修!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相關閱讀:伯利恆主誕教堂 Church of Nativity

 

往右手邊走就會不小心走到聖凱撒琳教堂,我記得這裡有個洞穴可以下去。有個路人看到我弟跟他說「我很喜歡你的鬍子,很像李小龍」我們很有禮貌地笑笑。

走到往地窖的石階入口處時發現它被拉了一個布條封閉了,可是我們上次來的時候沒有這樣耶!

那個路人就跟我們說「沒有關係,你們可以下去」我們半信半疑,然後他說他是導遊,他剛剛才把他的團帶下去。結果我們就真的下去了….. 還好有李小龍的小鬍子!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相關閱讀:伯利恆聖凱撒琳教堂/耶柔米洞穴 St Catherine’s Church

 

剛才在聖凱撒琳教堂時看到一群伊斯蘭教青少年彷彿第一次進教堂,很興奮的像觀光客自拍,其實伯利恆大部份是伊斯蘭教徒。這樣的畫面在伯利恆並不衝突吧?前面的是Omar清真寺,後面有教堂相襯。

 

我看著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十字架,想起伯利恆強尼說這裏基督徒不能再分彼此了,因為他們只佔所有人口的1%,以前還更高,但是因為局勢惡化很多都到國外當難民了。在新教基督教背景之下成長的我,需要好好思考他語重心長的感嘆。我能感受到的反而不是基督徒來到聖地有的那種「圓夢」的感覺,而是發現原來基督教體系之下各教派之間有那麼大的鴻溝和紛爭,這種緊張和對立關係把身為遊客的我都壓的快喘不過氣。

 

路上經過「衣索比亞東正教會」,太厲害了,我都不知道還有這種教派。

 

還有埃及科普特教堂,這是在埃及常常受逼迫的基督徒群體。在基督教一度成為埃及地的主流宗教時,科普特(Coptic)原來是指埃及人,就像阿拉伯(Arab)指的是阿拉伯人。後來伊斯蘭教興起,科普特基督徒就變為少數族群。包含ISIS在海邊斬首的埃及基督徒指的就是他們,還有今年(2017)年復活節兩處的教堂受到自殺炸彈客的攻擊…. 死了幾十個人(新聞連結)。哎。其中一個城市Tanta我還去過……

 

然後就走到母奶洞穴教堂了(milk grotto)!馬利亞餵的不可能是牛奶,所以我翻母奶,覺得這樣比較恰當吧。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相關閱讀:母奶洞穴教堂 Milk Grotto Church

 

回到馬槽廣場,發現人群又變多了。人山人海全是基督徒的馬槽廣場,才走著走著我又把我的團員搞丟了,回頭一看才發現他們在拍一陣騷動,我只看到一些隆重出場的大旗幟,以及一群蜂擁而上的人,可是到那時刻我還是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復活節活動。

 

後來才知道是教宗出現啦!

 

然後其實我們就打算走了、去逛逛街(我爸要修鞋啊),一副就是「今天有今天的行程」的態度,大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發現這裏有星巴克耶!可是氣氛不太像就是了。

 

然後走到這就突然一陣音樂響起,我趕緊右轉朝著音樂聲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我剛好站到第一排非常好的位置,在警察放置的圍欄旁。現在只能出不能進,因為這條路是樂隊遊行的路徑!

 

然後因為天時地利人和,我照了好多特寫。來看看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基督徒人到底長什麼樣!這是小孩特寫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男生特寫

 

女生特寫(捲髮和直髮都很好看!)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我製作了一小段樂隊的影片跟大家分享~

 

後來我們又打算離開,但又聽見一陣騷動,覺得好像還有什麼沒結束,所以又走回馬槽廣場,那時人已經變成這麼多了!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我們就學其他外國人一樣爬到樹上….旁邊有站的地方啦,差不多是這樣。

 

遊行中出現了很多旗幟,其中我認識的有巴勒斯坦的旗幟、和希臘東正教的旗幟。我還發現原來之前看到的旗幟下面是主教呀!別的外國遊客告訴我這是亞美尼亞的主教,可是我覺得這應該是希臘東正教的主教。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然後就…. 登登!火出現了!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當我望著一片火海,人人手裡都是一把點著的蠟燭(和一隻自拍用的手機),我就懂了,之前在《耶路撒冷三千年》有讀到一段基督徒在聖墓教會的傳統,只是我並不知道這個習慣到今天仍然存在,詳細內容我寫在:

相關閱讀:東正教基督徒【聖火】傳統 Holy Fire of Orthodox Christian

 

這應該是繼我在耶路撒冷血糖太低快昏倒之人生低谷經驗後,突如其來的巔峰吧!我很高興能有這樣的巧遇!碰見這麼難得的慶祝!

結束了這場突然的復活節慶祝,我們總算去逛街…..  我爸也終於找到地方修鞋了,花了₪10,價格是耶路撒冷的四分之一,他還買了幾件衣服,都是老闆從中國批貨過來的。我很好奇巴勒斯坦人不是不能去耶路撒冷嗎?但後來我研究過了(延伸閱讀:巴勒斯坦護照小插曲),他們是可以去約旦,然後從安曼機場出國的。

後來經過一個菜市場,我媽對水果很有興趣,所以照了這張照片。然後我就聽到小販在那邊講 「One Photo One Dollar!」讓人感覺滿不好的,約旦人都不會這樣啊!為什麼要這樣子對待對你沒敵意的觀光客?

 

最後,因為我必須重新洗掉當初伯利恆烤雞被貓偷吃留下的遺憾,所以我們在不是很餓的情況下去吃了半隻雞配上鷹嘴豆泥、四種醬和四片口袋餅,費用為₪40,應該是2人的量,但我們家胃口小?

可惜的是這邊的餐廳沒有廁所….. 那些景點也沒看到廁所…. 廁所在哪呢?

 

後來,即便我有從遊客中心拿地圖,可是地圖上畫的公車站根本找不到,旁邊的車站又長得很怪。所以只好搭計程車回邊境,計程車司機開價₪20,我說搭公車才一人₪3,於是砍到₪15成交。

 


背包客教訓/成長

1.即便背包客可以做功課,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包含計畫外的意外收穫


 

回到我們的沙發家,這晚已經是第五晚了,我把伯利恆的地圖留給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大概沒有機會去伯利恆(以色列公民禁止去伯利恆)。事實上,政策都是相對的,從隔離牆蓋起來後,我們沙發家的猶太媽媽就沒去過伯利恆了。她看著我拍的相片,當然,我下意識不敢讓她看到復活節慶祝活動,尤其是巴勒斯坦阿拉伯基督徒拿起十字架呼喊的那種場景,我怕她心裡不好受(註1)。刻意避開那些賬片,她看到有張拍到馬槽廣場一個建築物叫做『Peace Center』,她說「很好奇裡面放了什麼」。我沒進去,我也不知道。但她自己提到了她對以巴問題的看法,她也想要有和平,沒有人喜歡那個隔離牆,但在那之前,每週都有校車被巴勒斯坦人放置炸彈的消息,所以隔離牆雖不是個好辦法、但至少現階段猶太人有安全。她還說,巴勒斯坦人從小教導他們的孩子要殺死猶太人,甚至母親鼓勵孩子成為自殺炸彈客,因為那是件光榮、英雄才會做的事….(註2)

所以當然要有和平,只是該怎麼樣有和平?這必定是件複雜的事。

 

(註1)1903年,俄羅斯的基督教東正教徒在復活節早上,由祭司主喊著「猶太人去死!」,集體屠殺了基希涅夫(Kishinev)猶太村民,搶劫了700個家庭、殺了40位猶太人。於是更多俄羅斯猶太人成為難民,逃來當時鄂圖曼土耳其管制的巴勒斯坦地區。在這裡也是持續和阿拉伯人有衝突。很有名的音樂劇「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s on the roof) 就是描寫這個時空背景之下,在1905年俄羅斯小村莊,猶太家庭所遭遇的屠殺、驅逐、愛情等故事。

(註2)巴勒斯坦政府給予發動恐怖攻擊的伊斯蘭教徒獎金,以月付的方式支持恐怖份子的遺屬,約一個月2500英鎊!若有18歲以下未成年子女或年老父母,還會有額外補助。2017年4月14日,當英國學生Hannah Bladon在耶路撒冷遇害,而殺她的人Jamil Tamimi不只被巴勒斯坦人視為英雄,他更能從巴勒斯坦政府領到獎金,這些錢可是英國納稅人的血汗錢,本意是用來幫助巴勒斯坦的教育和醫療,所以每年英國至少捐給巴勒斯坦2500萬英鎊,沒想到卻被用來鼓勵更多恐怖攻擊,不是很諷刺嗎?巴勒斯坦公開支持6500個恐怖份子的家庭,每年預算約要1億英鎊,這些錢都是各國因為各樣原因給巴勒斯坦的援助金費(新聞來源)。

巴勒斯坦法律規定,只要在以色列發動攻擊(包含在輕軌上刺殺這位在耶路撒冷唸書的英國學生也算),就可領取月付獎金,每月2500英鎊

 

以色列第一個沙發速寫 

我們在第一個沙發家住了5晚,每天都要從7點(逾越節那天我們5點不到就回來的)一直聊到11點多。這家人非常能聊,並且總是在觀察、發問和討論,我感覺以色列人的聰明是因為他們不斷在思考,我們每份對談都像是談話性節目,他們是會去思考你講話的邏輯和背景,並且用他們的方式回應。我真的成長很多,尤其是當我發現與以色列人之間的共通點時,我很高興!我很想念這位以色列媽媽客廳擺的鋼琴,明明早就壞了,但是她說這個鋼琴從小就在她房間,所以她不會把它丟掉。我也很想念這家人的兒子明明可以嘗試和我們一起做壽司,但是他偏偏要他住過印度十年的姊姊為他做一個完美的壽司,他可以為了他想要的來耐心的等。我也想念這家人的兒子用心平氣和的口氣介紹他們家一片已經沒有價值的椰棗樹林,雖然事與願違但是日子還是要過的那種態度。我也想念在以色列我可以在垃圾桶上拿走別人不要的舊書,而且還被稱讚珍惜資源!我很想念以色列媽媽在我們離開的時候給的溫暖擁抱,她說 ’It was SO good to have you he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