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應許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劇 (導讀影片)

關於以色列近代歷史,有一本很厚的書想推薦給大家,叫做「我的應許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劇」,現代的以色列人,是如何看待反猶主義、大屠殺歷史和戰爭?以色列歷史和猶太民族究竟經歷了什麼?作者Ari Shavit 花了五年的心血,用很持平的角度在檢視自己民族的歷史,雖然他是左派猶太人,但他卻用一個很誠懇的口氣,來闡述國家和猶太民族回到榮耀的應許之地時,與當地阿拉伯人所產生的悲劇問題。

 

📖  這本書最初是在2013年出版,中文版在台灣則是2018年初出版,如果你想知道猶太復國主義者在想什麼、建國戰爭的黑暗歷史、猶太難民是誰從哪來、新以色列人是誰、巴勒斯坦人的控訴、猶太人對屯墾區的不同看法、以色列「據說存在」的核武、工黨的沒落與享樂主義、以色列內部族群的衝突、以色列經濟奇蹟、伊朗核武和地緣威脅等議題,那這本書是目前我見過最誠懇的一扇窗。

🧠這本書並不是認識以色列的入門書,也不是揭開什麼新的歷史新發現,但作者卻用精湛的文筆和深度的人物採訪,勾勒出以巴衝突之衝的「人性」。

這本書的主題圍繞在「盲目」(Blindness),至少,可以勇敢去正視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苦難,盡量的去修補過去的錯和不公義,而不是把問題放著。我認為作者寫這本書,目的不是希望世界或是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有多份理解,而是反過來,我感覺到他希望猶太族群能夠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有多一份理解。愛之深,責之切,但我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非常多的愛,對以色列的愛,還有對「人」的愛。

我很認真地讀這本很硬的書,對於認識以色列近代的歷史,這本書很有幫助。但是這本書很厚,也有很多的人名、地名、戰爭名稱,會讓對以色列不熟悉的人感到這本書的內容很艱澀。我發現網路上也沒什麼人在討論這本很厚的書,所以就來做個導讀影片囉!

 

以色列歷史 (1897-1946) -Part 1

第一章到第四章是一個鋪陳,打破大家對以巴衝突的既有印象,而是用「人」的角度去看這兩個族群之間的互動,當政治勢力還沒有介入時,原來的那份單純。

 

👬 作者希望的是,彼此可以承認,也希望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要停留在苦難,因為在苦難競爭賽裡,大概沒有哪個民族能超越600萬猶太人的苦難。他希望這些阿拉伯人,能夠看見猶太人的求生意志,一隻猶太鳳凰如何在死灰中重新翱翔,如何咬著牙,克服困難,並且也能去擁抱生命、為活著慶賀。

🍊 起初,猶太人希望建立烏托邦,他們抱著希望,用手裡的力量去耕耘打造家園,雅法橘就像加州橙那樣,多汁而充滿盼望,他們做到不可能的事,但當一個連根拔起的民族要回到這塊土地時,這塊土地已經有人居住,猶太復國主義者沒有看到,這注定是一場悲劇,在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一定會有戰爭,或是在中東建造一個猶太國一定會流血,相鄰他們的國家,並不是墨西哥或加拿大。

 

以色列歷史 (1948-1980) -Part 2

第5章到第8章,在這個影片我主要在闡述一個輪廓,以及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因為他愛以色列,他認為以色列可以做得更好,但他並不是用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在批判以色列,他知道他今天能活著,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高尚,而是其他人的犧牲。

但承認歷史與挑戰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是兩件事,作者用「奇蹟」和「民間英雄」形容1950年代的以色列,這個年輕國家經過阿拉伯國家的摧殘,75萬大屠殺猶太倖存者難民和中東猶太難民湧入。他們過去是誰?他們為了能活下去,付上什麼代價?他們的情感狀態是如何,使得他們無法對自己同情,也無法意識到流離失所的阿拉伯人住在難民營?為什麼在那個著急成為「新以色列人」的世代,以色列社會連猶太大屠殺倖存者的故事都不願意聽?

 

以色列歷史 (1990-Now) -Part 3

最後一集是現代的以色列

 

為什麼我推薦這本書?

除了作者花了五年心血,充滿感性的寫出這本深入頗析的書,台灣的譯者也非常出色,閱讀上完全不會覺得是一本翻譯書 (只有極少部分可忽略的詞沒有翻出來,但不是翻錯。)

 

這本書適合誰看呢?

🙋 我覺得比較適合給對以色列有深厚興趣,也有基本認識的人看,畢竟它有500多頁,年代跨越100多年而且有極多的冷門地名和人名。可是如果想要深入淺出的用「人」的角度來理解以色列歷史,但真的很值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