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過是客旅–猶太人在上海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佈建國。兩千多年來寄居的日子,結束了。

但,真的結束了嗎?

2013年,第一次踏入上海。也是我生平,最接近猶太人「寄居」的時刻。

時間給了上海無比恩惠,凝結在這座城市的許多角落,時而風姿綽約、時而冷眼相望。這才撞見成熟洗練的灑脫,卻又墜入年少輕狂的迷惘。

為什麼是上海?還真是這令人難以捉模的「迷」,千絲萬縷,牽引著萬萬千千來此的人們。

1845年,上海成立了「租界」—國中之國,歷時近百年,這裏成了世界知名的開放城市。二次大戰期間,上海陷落後,短時間成了無政府狀態。無意間,這裏向國際難民敞開了大門,此時到處碰壁的猶太難民,也來到了上海。1933到1941年間,上海收留了將近3萬名猶太難民,其中絕大部分被安置在虹口區。

究竟是走投無路,還是老天爺撮合呢?

 

上海人與猶太人,同樣身處戰亂,在這裡相遇、一起生活,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上海人當時的處境,其實不比猶太人好太多,但面對這些異鄉人,仍是寬容以對、以禮相待。許多猶太人回憶起在上海的時光,總是提起上海人的善良與包容,令人印象深刻。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當年寄居於此的猶太人,念茲在茲,感激之情溢言於表。

這天,我來到位於虹口區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展館內,猶太人在上海的生活點滴,歷歷在目。我緩緩看著、讀著,從各處搜集來的文物,那些他們在此活過的痕跡。這些人,不是歷史課本上的一個名字、一段故事,而是活生生曾經「活」在這裡。換個時空,可能他們就是我們的鄰居;孩子們玩在一起,煮飯時,還得互相借個油呢。

角落櫃子裡,記錄著他們來上海之前的旅程。一張張護照、許可來上海的「救命簽證」,真是得來不易。仔細端詳,上頭清楚簽上—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就是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國際義人」的中國辛德勒,右上角則印著「中華民國」。一時間,我愣了,是中華民國嗎?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的確是他們逃出歐洲的時間呀。瞬間紅了眼眶,哽咽了。

 

時空交錯,見證了聚散。這裡不僅見證了猶太人在上海的那段日子,也參與了紛紛擾擾的那個年代。原來,離自己很遙遠的一個民族、一段歲月,一條紅線,就這麼牽引到自己身上了。多少生命交織其中,餘波盪漾,今日,硬生生刻在我心裡了。

猶太人在上海的故事,此刻,彷彿成了我自己的追尋。

 

照片裡,他們一個個穿上華服、笑得開心,呼朋引伴要到霍山路上的頂樓花園,聽音樂、跳舞、開派對去。舟山路、霍山路一帶,人稱「小維也納」,是當年遠東地區最大的猶太社區。一排排紅磚牆面的維多麗亞風格建築,精緻拱門、窗框紋飾,簡直與歐洲歷史建築如出一轍。

來上海的猶太難民,多數來自歐洲,當中不乏各類專業人士,教師、建築師、醫師、律師、工程師、音樂家、烘培師傅……等。猶太民族向來重視信仰、教育與文化傳承,即使不知何時才能結束寄居的日子,仍積極修建猶太會堂、設立辦事處,開辦學校、醫院與商會。他們發揮務實精神,想方設法做生意,開酒吧、餐館、俱樂部、麵包坊,成立政治團體、創辦刊物、音樂會等。不僅活下去,還活得多采多姿,展現出猶太人無比的堅毅、勇氣與生命力。

 

電影《名畫的控訴》中,德國納粹政府進入奧地利前夕,許多猶太家庭正預備舉家逃亡。女主角父親不疾不徐拿起大提琴,一如往常演奏著,直到納粹軍隊入門的那一刻。猶太人即使四處流亡,永遠不忘帶走的是,一種尋求精神層面的生命價值—超然時間之上的永恆信念。體現在他們的家庭生活、教育中,寄情於強調精神表達的藝術活動,對音樂的喜愛,尤為顯著。今日的上海音樂學院,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音樂專業學校,為其草創時期奠下基礎的,也應歸功於二戰期間任教於此的猶太音樂家們。

是什麼樣的信念,使他們對「寄居」處之泰然呢?

或可從猶太經典《希伯來聖經》中,一窺端倪。《歷代志上》記載,深受猶太人愛戴的大衛王向神禱告:「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希伯來聖經》提及「寄居」多達129處,不僅勸誡猶太人,要善待客旅、寄居的外人,更提醒他們自己在世上,也是寄居的。每逢猶太新年,各地的猶太人會在室外搭建蘇克棚,用來慶祝傳統節日「住棚節」。紀念神幫助他們逃離埃及、在曠野中活下來的日子,更提醒自己—我們在世上不過是客旅、是寄居的,有一天,都要回到天上的家。

 

我常想,或許是幾千年來的流亡,造就了猶太人今日的豁達;又或許,是信仰中對世上居所的淡然,早已融入他們血液裡,成了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曾經與他們擦肩而過的上海呢?又何嘗不是歷經了高山低谷,淡然看這千變萬化的世界呢?

時隔多年,再訪上海的最後一天。晃著晃著,我又來到了紀念館。坐在會堂的長凳上,望著講台上的布幕,上頭織著一段話:「致贈予虹口地區的人們,在困苦急迫的時刻,向猶太人伸出了援手。」(註)

 

我思忖著,究竟是我們幫助了猶太人,還是他們幫助了我們呢?

 

何其有幸。

 

 

 

備註:原文“Tribute to Hongkou People Who Provided Refuge to Jews in Time of Need.”— Consulate General of Israel in Shanghai

 


作者簡介》

SuBlog 一方為美

喜歡跟大樹說話的小書,逐漸養大了樹。

我歡歡喜喜坐在他的蔭下,或思考,或感受,生命的氣息。

感謝樹小書授權轉載此文:我們,不過是客旅。–猶太人在上海

歡迎關注臉書專頁 《SuBlog 一方為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