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覺得能夠當背包客到處玩是件快樂的事,但是我發現在美景或是好吃的食物前,我想念的是家人,我最希望分享旅行美好的對象也是家人。我的遺憾不是沒去哪裡,而是遺憾去了哪裡沒有家人在身邊與我共享。「下次要帶父母來這邊!」總是不經意的出現在我腦海中,這是我快樂中的遺憾。所以從開始我就不是覺得帶父母出國玩是份責任,而是我希望我從旅行中得到的快樂可以成為家人共同的回憶。另一方面,我想這也是因為我父母在我成長過程中為了製造共同的快樂回憶也做了不少「投資」,天經地義現在現在輪到他們享受報酬。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旅遊模式。若你願意用自助旅遊的方式來投資共同快樂回憶,以下是我覺得帶父母出遊需要考量的:
一、金錢價值觀-
你們家對金錢的價值觀是什麼?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價值觀,這也是需要靠溝通去理解父母的邏輯。若父母真的覺得沒意思、不需要花那個錢的景點,就放棄吧!舉例來說,我問過我媽,花同樣的錢,一個是住在馬爾地夫的海邊民宿,另一個是住在冰島自己搭的帳篷裡,妳要選哪個?我媽選冰島,因為她想看她沒有看過的風景,雖然她怕冷但是她更怕游泳。
可是別人的媽媽可能兩個選項都不要。寧願哪都不去,把錢存下來給兒女作為買房的頭期款,因為一般來說做父母的總是比較捨不得花錢,所以需要搞清楚你父母是屬於哪類型的人。所以必須先搞清楚你父母願不願意去旅遊?因為花錢就要花得開心。
你父母願意花錢去哪旅遊?
我的親戚特別喜歡去日本玩,因為距離台灣近又沒時差,東西又精緻,人的文化素質又高。但我卻覺得日本跟台灣太像,與其花六萬塊去日本,那我還不如到東南亞多國流浪,可是我媽卻兩邊都不想去。我也不知道你父母對旅遊的定義是享受假期、或是拓展世界觀、或是突破舒適圈、或是圓夢?總之你可以了解一下你的父母想不想去以色列?
你父母去旅遊願意把錢花在哪?
由於自助旅行有很高的自主性,你可以完全(也必須)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客製化自己的旅行,看你願意住得舒適一點,還是吃得特別一點,還是多玩一點,還是交通方便一點。像是有人願意多花錢買直飛的航班,但是我父母寧願多轉一次機,雖然不一定省到錢但可以多玩一個國家,這就是以玩為導向的人。意願是有順位的,除非你的荷包是無上限,呵呵!
舉例來說,在必要開銷裡,也許每天多花300元你就可以住到有View的房間(以住宿為導向)、或是你可以選擇去不錯的小酒館吃一頓帶有前菜、主菜和甜點的西餐(以美食為導向)、或是你可以多看一個世界遺產(以景點為導向)、或是少去拖行李的麻煩直接搭計程車去機場(以方便為導向)、或是多買一件漂亮衣服(以購物為導向)….那哪個對你父母比較重要呢?如果你認為該花的錢就該花,你可以擴大假設,若數字變成800元、1000元甚至3000元呢,他們的選擇是什麼呢?
我們家是「景點>美食>住宿>購物>方便度」。也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為了去某個國家的景點,而在其他四方面節省。如果是第一次自助,在還沒搞清楚哪部分是可以犧牲掉之前,建議先從消費便宜的國家開始,多幾次就有默契了!
總預算抓鬆一點
你父母可能會關心出去玩要多少錢,不管你是不是打算自行吸收所有費用,再抓預算時我建議多一項「快樂預算」。在抓預算時,我通常都是用最便宜的住宿、主要交通費、每天固定的伙食預算和比較大的景點收費甚至是購物預算來做計算,然後我會給我媽幾個旅遊企劃案和大概的預算,就像市面旅行團那樣,讓我媽有個期待和心理準備。但是旅行總是會有意外的….我建議不要把預算抓得太死,因為自助旅行的計畫中最可貴的就是彈性。除此之外我提到的一小筆「快樂預算」是設定在必須在出國時間花掉而且我們大家說好不把他換算成台幣的(通常是因為算了心會痛),也許因為多了2千到3千的預算會讓你的預算從5字頭變到6字頭,但是千萬不要讓自己掉入數字陷阱,多一項這樣的遊戲規則反而可以釋放大家、讓大家偶爾可以「偷懶」。
二、旅行節奏-
考慮父母的體力和生活習慣
趁著父母還能走的時候,多去一起看看這世界是件很幸福的事,但是不要因為「來了以色列沒去XX很可惜」,然後把行程表塞得滿滿,更千萬不要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的地步!
父母需要廁所的頻繁率比你多很正常,而且出門在外水一定喝比較多,一天一定會有好幾次toilet breaks,所以行程不能排太緊,並且請你體諒你父母,雖然”toilet”這個英文單字不難,但是人在異地有時候就是不見得找到慈眉善目的路人,這時年輕可愛的你就該去幫忙去找去問囉!如果連幫忙問路人廁所在哪你都會覺得累,那代表你也需要休息了!你的行程可能真的排太滿了!
自助旅行一定要把行程排得比跟團鬆,因為旅行團的司機是熟門熟路,而乘客上車基本上在休息,所以就算是同樣速戰速決的旅遊節奏,體力會因為需要自己開車認路或搭公車而耗掉。而且父母的體力若是每天都用到極限會很辛苦,大家會情緒不好,反而失去玩的樂趣。我很感謝我父母都沒有向我抱怨,尤其我們家辛苦開車的是我爸。
就算在旅行也要休息
就算是在旅行沒有在工作,但是旅行也會累,如果是兩週以上的旅行,建議每週至少有半天到一天的時間是「休息」的,就是不跑景點,好好休息。
除了體力,還要考量到父母的生活習慣,例如我媽蔬菜水果吃不夠量時似乎就會牙痛,所以就需要刻意安排去超市買蔬果的行程,並且隨時注意有沒有攝取到需要的營養,好好保持活力。而我爸很有需要午睡的生理需求,最好能每天下午2點到3點半都安排有躺下休息的行程。這樣代表我的行程最好是根據我爸6點起床就開始,可以跟城市一起醒來,8點到9點回旅館吃早餐,9點到中午參觀1~2個景點,12點半吃午餐後走回旅館讓我爸可以睡覺,3點半之後再去逛第3個景點,晚上6點半吃晚餐。
不過這種旅行方式也要看國家,例如地中海國家似乎都很適合這種悠閒的步調呢!反觀以色列或是重要景點比較多的國家就很難一天只安排 2-3個景點,這種情況下就只好彼此協調啦!例如自己開車的話就只好在車子裡休息其他人照常參觀景點,或是安排在午休時間搭公車到下個城市等….
延伸閱讀:背包客帶父母出國玩須知(中)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