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珥節快到了!! 普珥節快到了!!
雖然不是以色列最重大的三大節期(又稱作「三大朝聖日(שלוש רגלים)」),但普珥節可是以色列非常重視、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全國人民都必、須、慶、祝!!
因為普珥節的背景是被擄到波斯帝國的猶太人差點被滅族,而且去閱讀《以斯帖記》的時候,會發現末底改是掃羅王家族的親戚後代,而哈曼則是亞瑪力人的後代,當年掃羅王沒盡到神的命令滅盡一切的亞瑪力人及其財產,換來在被擄時期被圖謀滅族。經文記載的結局,神透過以斯帖王后及末底改扭轉了局面,猶太人得以保命、保根。
在現代,普珥節的慶祝方式可說是所有節期、節日中最瘋狂的。
至於有多瘋狂,那得待今年感受過後再跟大家分享。但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個傳統,就是要吃「哈曼的耳朵(אוזני המן或אוזן המן)」。而想當然,阿貝要來講的,是關於文字上的趣事。
根據我的一位前德籍猶太人現以色列猶太人的老師的說法,「哈曼的耳朵」的食品名稱為「המן־טאשן(希伯來語)」或「המן־טאש(意第緒語)」,是一個合成字彙,後者「טאשן」來自德文,意為「小袋」或「口袋」,指向哈曼的口袋,象徵著哈曼向亞哈隨魯王提供錢換取滅絕猶太人的許可,而這個字的音譯套用在希伯來文則意為「削弱」,所以也衍生一種說法:食用「המן־טאשן」是為慶祝神削弱哈曼及猶太人的敵人。
追溯這種三角型包餡料甜餅乾的民間詞源,它在意第緒語的原本拼法為「מאן-טאשן」,來自德語「Mohntaschen」,兩者都意味著罌粟籽填充的小袋(也就是「哈曼的耳朵」這種民間甜點的原版,之後才變化出多種口味),到後來才被叫成為「המן־טאשן」。
至於為何「מאָן」被叫成「המן」?其中一個可能是提高與哈曼聯繫性,一種常見的語言現象,用一個更熟悉的詞彙取代不熟悉的詞彙而產生,尤其古老的、外來的或不熟悉的單詞形式、含義被近似成大眾熟悉的單詞或語素;另一個說法,也可說是前一說法的前提,就是復國前講著意第緒語的猶太人們德文不太好,漸漸把「Mohn」發音成「מאָן」,而後慢慢演變成、理解成「המן」,與之同時也因此和普珥節的慶祝掛勾。
我的老師非常認同後者的說法,因為猶太人從古至今就不會莫名其妙去吃一個人(即便只是耳朵),而且食品來源也很明顯與哈曼無關,因此這稱呼是用於慶祝成為傳統一部份的過程之中衍生的可能性很大,但為何要用這種甜點作為傳統慶祝的一部份,那看來民間詞源的說法,尤其語言差異所造成的結果,的確滿有說服力的。然而,為何要叫成「哈曼的耳朵」還比較有資料可考(大家可以上網查查看)。
同學A:「可是······『哈曼的耳朵』是現代以色列人的普遍理解吧?」
阿貝:「對啊,現在的小朋友知道這民間詞源的說法嗎?」
老師:「所以你們要到處跟朋友講這個名稱的真正來源啦。」
同學B:「講來幹嘛?」
老師:「這樣他們就會覺得你酷斃了!」
同學們:「······」
老師:「現在的人都很狀況外,都搞不清楚慶祝的傳統來源。是誰要吃仇敵哈曼,而且哈曼還很甜蜜的?這什麼邏輯。」
雖然,聽完老師的解說,我是完全覺得合理且被說服了,但我心想:沒資料可考,不是嗎?不過,以色列從古至今似乎真的沒有任何文獻提過類似「笑談渴飲匈奴血」這種文學表達(也有可能是我學識太粗淺),這樣的話,怎麼可能餅乾的設計是以吃掉哈曼的耳朵為概念呢?
語言,就是一門又簡單又困難的學科啊。
順便來點希伯來文:אֹזֶן הָמָן(’ozen haman – 哈曼的耳朵)、אֹזֶן(’ozen – 耳朵 – 單數)、הָמָן(haman – 哈曼)、אוזני המן(’oznei haman – 哈曼的雙耳)
作者簡介》
阿貝・在耶路撒冷讀書的香港女生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羅斯柏格國際學院
(Rothberg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此文章由阿貝授權轉載,歡迎關注臉書專頁:《阿貝與她的行李箱》
喜歡拖著行李箱趴趴走的阿貝,最近帶著她的行李箱跑到大老遠的以色列求學。
粉專以歌曲、圖片、文字分享留學點滴,文化衝擊感受及語言學習心得,
希望能讓大家輕輕鬆鬆學會希伯來文。
Leave a Reply